你已經閒置分鐘!

喜歡我們的文章嗎

給一個讚吧~^^

皮諾電玩臉書粉絲團

也可以繼續到這些地方逛逛唷~

關於我們

【蓋世小雞 G8+ 手把開箱】支援 Switch、PC、手機的多平台高頻率控制器全面實測!

2025-09-01
DSC00854.jpg

近年來的手機遊戲市場越來越龐大,許多高品質的遊戲也陸續登錄手機平台,對於手機配備本身也逐漸要求,為了能夠有好的遊戲體驗開始有玩家會選擇外接手把來進行遊戲,但卻會有為了節省預算隨便購買廉價手把反而讓自己的遊戲體驗更不佳,因此今天就來幫各位開箱評測今天的主角「GAMESIR 蓋世小雞 G8+ 射手座 拉伸手把」,希望能夠幫助到還在困擾手把問題的玩家。
 
 
「蓋世小雞 G8+」開箱動機
 

▼ 手把盒裝背面

DSC00855.JPG

首先,先來分享為什麼今天會選擇這款手把來開箱,市面上的品牌五花八門,身為重度玩家的遊戲編輯觀察過身邊有在玩遊戲的朋友,大多會選擇比較常見的大廠牌手把,像是 PS4 手把、Xbox 手把、Switch Pro ...等等,雖然品質是有一說一,不過也因為這樣其實經常會忽略掉其他優質的第三方品牌,像這次編輯部收到的評測邀約,是信星科技代理的「蓋世小雞 G8+」,經內部編輯用力的把玩後,覺得完全不輸給大廠牌的商品,因此今天就來好好介紹它的特色與各種優缺點。
 
 
※ 文章目錄:   
  • 包裝內容物
  • 手把外觀介紹
  • 手把特色介紹
  • 「蓋世小雞 G8+」手把遊戲反饋
  • GameSir App 是什麼?

 
 
「蓋世小雞 G8+」包裝內容物
 

▼ 手把盒裝收納樣貌
 
DSC00859.JPG

從盒裝開始就可以看到廠商的用心,內部配置相當整齊,這讓有強迫症的玩家表示滿意,比起上一代的配色更喜歡這種低調奢華的搭配,並且延續了蓋世小雞的科技感,連包裝都會忍不住想收藏起來。最重要的就是內部的結構設計非常緊實,完全不用擔心在運輸過程中產品因有空隙導致碰撞受損。

▼ 內容物一覽

DSC00862.JPG

盒內包含了遊戲手把本體、多國語言的說明書、1M 的 USB-A to Type-C 數據線、合格證、貼紙、以及三個不同尺寸的搖桿帽,數據線的用料還不錯,畢竟有些廠商可能會選擇偷工減料給予劣質的線材,導致玩家長時間使用下來會出現接觸不良的狀況。而三種尺寸搖桿帽,分別是與原廠尺寸接近的標準型搖桿帽(寬度約18mm)、蘑菇頭較小的搖桿帽(寬度約13mm)、標準型但較低矮的搖桿帽(寬度約18mm),可根據自身喜好或是遊戲類型隨意更換。
 
 
「蓋世小雞 G8+」 手把介紹
 

▼ 手把重量
 
DSC00870.JPG

手把重量為 319.2g 體感偏重且扎實,「蓋世小雞 G8+」主打黑灰色的基調,沒有太過炫目的 RGB 燈效,也沒有太浮誇的外型構造,主打一個極致輕便的設計同時強調長時間遊玩時的穩定性,讓玩家拿在手中能產生非常可靠的感覺。不太確定是不是會了主打支援 Switch 的關係特地更改顏色,但這一點確實有擊中不少玩家們的好球帶。

他牌手把重量參考PS4 DualShock 4 約 210g; Xbox 無線控制器約 287g;Switch Pro 約 246g


▼ 握把外觀設計
 
 
 
 

和上一代 G8 手把相比,「蓋世小雞 G8+」在許多功能與細節上進行了不少優化,尤其在跨平台支援的相容性與遊戲體驗更是讓人眼睛為之一亮。首先是握把的部分採用了人體工學曲線,讓玩家在持握時能夠讓掌心自然貼合,長時間遊玩時也不會感到不適,搭配上外殼的防滑紋理設計,即使你是屬於比較容易出手汗的玩家也不會產生打滑的狀況。


▼ 拉伸功能設計
 
DSC00873.JPG

「拉伸功能」是蓋世小雞系列的一大特色,也是不少玩家選擇入坑的動機之一,「蓋世小雞 G8+」完美承襲了系列的經典元素,且最大拉伸長度甚至能夠達到 120-215mm,相比前代足足多了 30mm,用想像的可能感受不了實際差了多少,不過正因為這個升級也讓「蓋世小雞 G8+」支援的配備變得更加豐富,除了手機甚至 連 Switch 主機、小尺寸平板都能輕鬆夾住。


▼ 可拆式面板設計
 
 
 
 

蓋世小雞 G8+和前代 G8 的面板一樣採用了可拆式設計,拆裝過程輕鬆不費力。鍵位布局則採用了 Xbox 手把的配置,已經習慣的玩家能夠無痛上手,如果是 Switch Pro 的愛好者也無須擔心,「磁吸式」的鍵位能夠隨玩家的喜好隨意更換位置,G8+ 也把原先的 Start / Select 鍵改成了 Switch 的 +/- 鍵,因此可以感受到這次的手把是衝著支援 Switch 來的,這對於覺得 Joy-con 不夠舒適或討厭飄移問題的玩家來說完全是一大福音呢!

ABXY 主鍵的部分,按壓時帶有明確的段落感,每一下都可以清楚感受到觸發點,回彈的速度非常快,手感類似電腦機械鍵盤的青軸一樣,能明顯感受與廉價手把的差距,質感甚至接近一線大廠,這對於需要比較複雜操作的遊戲來說至關重要。


▼ 手把搖桿設計
 
DSC00897.jpg

手把搖桿選擇了霍爾搖桿的設計,透過磁場感應的方式,完全不需要靠物理接觸來讀取位置,能夠使搖桿的壽命更長,且輸入的精準度較傳統式設計更高,讀取數據也更為穩定,不會因為過於靈敏而導致飄移,更不會因為過硬的手感而影響精準度。根據官方資料顯示,霍爾搖桿甚至能夠承受上百萬次以上的輸入,非常適合長時間遊玩的重度玩家,不必擔心幾個月就要送修或換新。

如果是屬於喜歡遊玩《Apex Legends》、《Overwatch 2》這類需要高速移動瞄準射擊的遊戲,就能深切感受到搖桿帶來的細膩度與精準度,在遊戲過程中更穩定的鎖定敵人。另外,蘑菇頭的外圈也做了防滑紋理設計,不必擔心長時間的操作導致拇指打滑,並且可以針對遊戲或習慣來更換喜歡的款式。


▼ 手把十字鍵設計
 
DSC00898.jpg

十字鍵採用獨立設計,並非圓盤式的一體化方向鍵,4個方向都有獨立的觸發點,可以避免玩家在遊戲的過程中發生誤觸的問題,穩定性也優於其他第三方廠牌的手把。按壓時能明確感受到短而乾脆的段落感,但這樣的手感編輯個人認為有點偏硬,對於長時間進行高強度的連段操作可能會慢慢感受到疲勞,如果是傾向柔和手感的玩家需要一段時間適應,不太適合走輕巧操作的客群。


▼ 扳機鍵/肩鍵設計
 
DSC00899.jpg

扳機鍵(LT / RT)同樣選擇了霍爾效應感應器,除了精確度穩定外,同時也非常耐用不易因為磨損而產生飄移問題。實測中,手感順滑觸發也即時到位,在賽車遊戲中的控制表現以及射擊遊戲中快速連續按壓的表現都非常不錯。另外,扳機鍵支援「快速觸發模式」,能夠大幅縮短行程,對於 FPS 玩家尤其有利,不需要再向傳統手把一樣從頭壓到尾。

肩鍵(LB / RB)為機械式微動開關的結構,可以感受到清脆的觸發回饋,按壓時也有明確的段落感和喀噠聲,在位置的設計上肩鍵與扳機鍵保持了自然傾斜角度,使玩家的食指在進行操作時能夠快速切換並且減少誤觸的問題。


▼ 背鍵設計
 
DSC00884.JPG

手把背面配置了兩顆可自定義的背鍵,位置恰到好處剛好在玩家中指自然貼合的地方,這麼一來玩家在過程中無須特地變換握姿就能輕鬆透過中指來觸發背鍵,剛使用可能會發生偶爾誤觸的狀況需要稍微習慣一下。另外,玩家能夠透過官方的 GameSir App 來設定將背鍵映射成其他按鍵功能,非常適合需要多工處理的遊戲。
 
 
蓋世小雞 G8+ 手把特色
 

▼ GameSir App 介面

G8+.jpg
引用來源:GameSir APP

在震動表現上,「蓋世小雞 G8+」的左右握把都內建了非對稱線性震動馬達,可以根據遊戲場景輸出不同層次的震動感,實測感受跟 Xbox 原廠手把相當接近,都能夠模擬真實的衝擊與方向感。值得注意的是,「蓋世小雞 G8+」的震動強度支援即時調整,可以根據遊戲的類型或個人愛好,調整成更強烈的衝擊反饋或是偏向柔和的震度來增加遊戲的沉浸感。


▼ 手把開機狀態顯示
 
DSC00886.JPG
 
接著是玩家最關心的電力續航問題,「蓋世小雞 G8+」並不像傳統無線手把一樣完全依賴內建電池,而是採取 USB-C 直連供電的方式來運作,對於喜歡有線模式的玩家而言,不需要擔心玩到一半沒電的狀況發生,同時能夠確保在高耗能的場景下維持穩定。如果是外出遊玩或習慣連線模式的玩家也不必擔心,內建電池續航力在一般遊戲下可以支撐約 10 個小時左右,關閉震動甚至可以提升至 15 小時,應付整天的遊玩需求綽綽有餘。


▼ 手把有線模式樣貌
 
DSC00889.JPG

最後則是手把的連接方式,跟前代比可以說是相當靈活,除了有線模式的支援外,還搭載了藍牙 5.3 與 2.4G 無線模式,幾乎是涵蓋了現今遊戲裝置所需要的應用場景。如果你是對於操作回饋有一定要求的重度玩家,編輯個人推薦選擇最穩定的有線模式,500Hz 輪詢率的傳輸表現幾乎把延遲壓到最小,確保在遊戲中能夠即時反映,且如上述所說,同時還解決了供電問題,不必額外顧慮手把的續航力。

藍牙 5.3 模式,提供了更快的傳輸速率與更低的功耗,經過測試能在手機或 Switch 上保持穩定的連線狀態,適合喜歡遊玩雲端串流服務的玩家,除了便利外也有著良好的相容性。雖然延遲略高,不過還是能夠應付大部分的休閒遊戲。

2.4G 無線連接,簡單說就是綜合了上面兩種連結方式的綜合體,既低延遲又能享受無線的自由度,不過 2.4G 接收器需要玩家額外購買,產品本身並不會附贈,對於小資玩家來說預算可能會偏高。比起藍牙模式更加穩定,並且有著更強的抗干擾能力,相當適合在無線網路或藍牙較多的環境中使用。
 
 
「蓋世小雞 G8+」遊戲實測反饋
 

▼ 遊玩《瑪利歐賽車8》實測
 
DSC00892.JPG

為了測試手把的靈活度,編輯選用了最熟悉且需要多工操作的《瑪利歐賽車 8》來搭配測試,在搖桿的表現上,甩尾時展現出非常穩定且細膩的操作感,路線角度上的調整、甩尾過彎的反應也十分順手,不過論整體手感的話可能還是會比較偏向柔和一點的 Switch Pro。

在道具使用與加速衝刺方面上,扳機鍵與肩鍵回饋相當清楚,阻尼感適中不會因為過軟而導致誤觸其他按鍵,也不會因為過硬影響反應速度。長時間體驗下來不論是按鍵回彈的部分或是整體耐用度都還算滿意,如果是喜歡將主機拿在手中玩遊戲的玩家,同時又不喜歡 joy-con 消耗與飄移問題,那麼非常推薦體驗看看。
 

▼ 手把與 Switch 配對狀態

DSC00891.JPG

貼心小教學 配對 NS 的方法很簡單,首先到 NS 的手把設定頁面,選擇「更改拿法/順序後」,在手把關機的狀態下,同時按住 Y+截圖鍵,指示燈將會亮起紅燈進行連接,若出現無法配對的情況也按住底部的配對鍵 2 秒試試。


▼ 遊玩《鬥陣特攻2》實測
 
DSC00895.JPG
 
有線模式連接 PC 不需要太麻煩的操作,隨插即用非常方便。PC 部分選擇快節奏遊戲《鬥陣特攻2》來做測試,靈敏度部分相當即時幾乎感受不到延遲感,轉向與視角的移動流暢自然表現穩定。

扳機鍵與肩鍵的位置真的設計的不錯,即便是像源氏這種需要高度操作的角色,除了回饋感乾脆俐落以外,也幾乎沒有什麼誤觸的狀況發生。過程中沒有額外設定,但在《鬥陣特攻 2》裡的震動回饋不像是其他動作遊戲那麼誇張,就算長時間遊玩也不會對手造成太大負擔。

 

GameSir App 功能介紹
 

▼ GameSir App 連接藍牙
 
S__8609803_0.jpg

玩家們可以到各自的手機商城搜尋「GameSir」下載官方的 APP,首次使用務必注意已開啟藍牙功能,接著搜尋「DUALSHOCK 4 Wireless Controller」項目,手把的部分可以先按B + 開機鍵進行配對,若還是搜尋不到可以按底部的配對鍵(充電孔旁)2 秒左右就會顯示該項目。

 
▼ GameSir App 介面
 
S__8609799_0.jpg

GameSir App 是官方為旗下手把與周邊設備所設計的應用程式,主要提供手把更新、功能調整與按鍵自訂。配對成功後就會顯示手把的相關資訊,在這個頁面中可以確認左右手把的電量,以及開始進行較細項的配置,如果設定亂掉也有恢復原廠設定的功能相當方便。
 

▼ GameSir App 手把測試
 
S__8609796_0.jpg

手把測試功能,玩家能夠在這裡逐一檢查手把上的每個按鍵是否有正常運作,若功能正常就會像圖示上一樣顯示紅色,非常直覺好辨識。

 
▼ GameSir App 按鍵設置
 
S__8609798_0.jpg

按鍵布局與背鍵映射是最常被使用的功能之一,尤其是遊玩較多工處理需要用到背鍵的玩家,一定得透過 APP 來進行設置,除了可以一鍵切換 Xbox 與 Switch 的布局外,玩家也能針對遊戲需求和自身使用習慣進行更細節的設置。

 
▼ GameSir App 搖桿設置
 
S__8609801_0.jpg

搖桿靈敏度設定,能夠測試搖桿是否正常運作以及飄移的情況,由於搖桿本身是採用霍爾設計,有可能會因為磁場偵測或使用環境出現偏移的狀況,透過校準就能讓搖桿恢復到標準狀態,確保中心點位置正確,這也能延長搖桿的壽命。

死區則是指搖桿在極小角度移動時,系統是否忽略輸入。通常廠商都會保留一小段的死區,避免搖桿因為硬體精度誤差或是長期使用導致飄移。不過玩家能夠過 APP 來縮小死區範圍,讓搖桿在極小幅度推動時就能馬上偵測,對於需要高精準度的 FPS 玩家來說非常重要。

 
▼ GameSir App 扳機設置
 
S__8609802_0.jpg

扳機靈敏度設定,熱愛賽車遊戲的玩家可以仔細研究一下這項功能,畢竟需要透過控制扳機壓下的深淺來模擬真實的油門或煞車。介面最下方有所謂的快速扳機(Hair Trigger)模式開關,需要快速觸發功能就必須將此功能開啟,這麼一來扳機的觸發點會被提前,只需要壓到大概原本三成甚至更淺的位置就能觸發,但如果是屬於和編輯一樣手指較不靈巧容易誤觸的話可以略過。

 
▼ GameSir App 扳機設置
 
S__8609800_0.jpg

最後是震動功能設定,總共有 4 個震動等級能夠讓玩家自由調整,而且最大的特色就是能夠針對左右手把獨立調整,比較追求遊戲沉浸感的玩家可以將震動開到最高來模擬真實的衝擊狀況,反之如果是比較在乎手部疲勞問題的話建議開到最小甚至關閉。

 
 
與他牌手把比較
 
 
特點 / 型號 GAMESIR G8+ Switch Pro Xbox 原廠手把
平台支援 Switch
PC
手機(iOS/Android)
雲端遊戲
主支援 Switch Xbox
PC
雲端遊戲
連接方式 USB-C 有線
藍牙 5.3
2.4GHz(需另購接收器)
有線 USB-C
藍牙
有線 USB-C
藍牙
震動效果 擺錘震動馬達,沉浸感佳 細緻但震動力度有限 雙震動馬達,力度感強
按鍵設計 可換搖桿模組 按鍵佈局穩定,扳機阻尼中規中矩,無背鍵 扳機鍵為強項,線性設計精準,肩鍵回饋俐落
輪詢率 有線最高 500Hz,低延遲 有線約 125Hz 有線約 125–250Hz
手感舒適度 人體工學握把設計,重量均衡,適合長時間遊玩 中規中矩,握持感穩固 較重但手感飽滿,適合大手玩家
電池續航 可邊充邊玩,無線續航視連線方式不同 可邊充邊玩,內建電池,約 40 小時 可邊充邊玩,使用 AA 電池或充電套件,續航 20–30 小時
價格區間 約 NT$2,600–2,800 約 NT$1,690–1,850 約 NT$1,800–2,000
特色功能 可拆換搖桿模組、多平台跨用、背鍵可編程 原生 Switch 體驗、NFC 支援 amiibo 觸發鍵精準、跨 PC 與雲端遊戲最穩定
​​
總結比較
  • 「蓋世小雞 G8+」:最大優勢在於「跨平台支援 + 有線 500Hz 輪詢率 + 可換搖桿模組 + 背鍵設計」,適合同時玩 Switch、PC、手機遊戲的玩家。
     
  • Switch Pro:最佳的原生 Switch 遊戲體驗,震動細膩且支援 Amiibo 功能,但缺少背鍵與高輪詢率。
     
  • Xbox 手把:射擊遊戲首選,扳機鍵設計極佳,跨 PC 與雲端遊戲穩定度高,但缺少 Switch 支援。
     
 
 優缺點分析
 
 
優點 缺點
  • 跨平台支援完整。
     
  • 有線模式支援 500Hz 輪詢率,輸入延遲極低。
     
  • 人體工學設計,握把舒服,適合長時間遊戲。
     
  • 搖桿模組可更換,延長手把壽命,能客製化。
     
  • 震動效果扎實,強度可調整增添沉浸感。
     
  • 內建可自訂背鍵,操作更靈活,進階玩家實用。
     
  • 支援邊充邊玩,省電管理設計到位。
     
  • 功能豐富,與同價位競品相比性價比高。
  • 體積與重量偏大,小手玩家可能覺得不方便。
     
  • 2.4GHz 無線模式需要額外購買接收器。
     
  • 無線模式延遲仍高於有線,競技需求下只能靠有線模式。
     
  • 背鍵位置需要時間習慣,初期可能會誤觸。
     
  • 價格高於一般第三方手把,若只玩 Switch CP 值不突出。
     
  • iOS 遊戲支援度有限,並非所有遊戲皆完全相容。
 
 
 結論
 
 
經實測後,編輯個人認為它是一款專為「多平台遊戲玩家」量身打造的手把,尤其是針對既有玩手遊,重心又比較放在 Switch 上的玩家,光是能不消耗 Joy-con 這一點相信應就吸引不少玩家買單了。

當然,手把並不是完全沒有瑕疵,如果是屬於手較小的玩家,長時間遊玩還是得稍微調整一下握姿避免不適,加上商品本身並沒有額外附贈接收器,導致整體的花費可能會超出小資玩家的預期。還有如果是專攻 Switch 平台遊戲的玩家,Switch Pro 手把在體驗上與 amiibo 支援上仍然佔有一定的優勢。

「蓋世小雞 G8+」並不是一款為了要與一線大廠手把硬碰硬的產品,而是以跨平台功能加上高性能的優勢來走出自己的商業路線。如果你剛好是一個喜歡在多平台之間靈活切換的玩家,並且針對手感表現也有一定要求,那麼這款手把絕對值得你入手。
 
若喜歡我們的開箱評測,歡迎各大廠商來信邀約
新聞稿來信:[email protected]
3C、遊戲評測邀約:[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