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過去,早買早享受晚買享折扣,是大家一直以來相當習慣的情況,但現在這個生態似乎要改變了。從今年開始,美國市場的次世代主機不但沒有變便宜,反而越賣越貴,甚至連舊機型也出現價格上漲的狀況。
這樣的變化讓不少玩家感到錯愕,同時反映了整個遊戲產業正面臨更大的挑戰,無論是政策帶來的額外關稅導致原物料和運輸成本上升,還是消費族群改變,主機漲價潮已經開始對整個市場帶來負面影響。

導致這個現象的主因之一,不外乎就是美國政府近期大幅調整的貿易政策,在新一輪關稅實施後,從亞洲地區進口的電子設備,包括遊戲主機與相關零件皆被課以超過 30% 的額外關稅。這個情況任天堂與索尼可以說是首當其衝。索尼在 8 月宣布,PS5 全系列機種於美國全面調漲,部分高階型號甚至突破 700 美元大關,讓不少玩家表示難以負擔。

站在廠商的立場來看,也面臨了進退兩難的局面,一來是製造與運輸成本居高不下,若完全吸收漲幅將損害利潤;但選擇漲價又會流失中低收入消費者,導致市場基礎縮水。就拿最近一些大開發商來舉例,雖然在 PS5 上推出了高品質作品,不過最終銷量卻遠遠不如預期,因此,主機價格已經不再只是單一消費的決策問題,甚至會影響遊戲開發與營運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