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各個平台玩遊戲時,手把得換來換去好麻煩!而且為什麼 ABXY 的按鍵布局就不能統一呢?遊戲玩多了,這般小小的抱怨總會自然浮現。不過現在 —— Bteam Specter 無線遊戲手把(沛影手把),可一次幫你解決這些困擾;更棒的是,它還支援任天堂新主機 Nintendo Switch 2,讓相容性再升級!
《沛影手把》可說是集大成之作,把玩家照顧到無微不至,甚至有種自己變媽寶的錯覺!除上面提到的三大核心賣點:多平台靈活轉換、ABXY 實鍵布局切換、支援相容 NS2,還有許多必須跟大家分享的貼心功能。接下來,就由木桃編來開箱實測,深入分析它的優缺點,告訴你《沛影手把》推不推薦購買吧!
※ 文章目錄:
|
▌內容物裡面有什麼?包裝與產品簡介
《沛影手把》共有“暮影灰”和“雲霧白”兩種配色選擇,大家可以選擇是要單買手把,又或是加個幾百塊再多購買專屬充電底座。這次木桃編所要開箱介紹的便是“雲霧白 + 充電底座”組合,首先,就讓我們先來看看外盒的包裝如何吧 ~
【包裝外觀】
《沛影手把》外盒設計延續了我們先前介紹的莫比手把,以黑灰與橙橘色作為基底配色,辨識度極高,一眼就能看出是出自 Bteam 品牌的產品。正面印有手把預覽圖,能大致看出外觀造型;背面則以英文白字、簡潔圖示(和手把上蓋卸除預覽圖)快速傳達產品特色與盒內內容,資訊一目瞭然。
由於充電底座屬加購品,所以沒有涵蓋在裡面,另外有小型外盒包裝。
圖片來源:皮諾電玩
▲ 沛影手把“雲霧白 + 充電底座”組合 - 外盒包裝正/背面
【內容物】
從外盒下方向上掀起,打開就可以看到《沛影手把》本體,因為有塑膠膜與模板的保護,不太需要擔心手把產生損傷,而中間下方那顆白色圓圓的,則是給玩家替換用的“十字鍵”1 個;接著把模板移開後,裡面還有約 0.8 公尺的“Type-A to Type-C 充電線”1 條與多語言“產品使用說明書”1 本。
“充電底座”也有套膜保護防止撞擊、刮傷,而旁邊附加的線材“Type-A to Type-C 充電線”1 條,則比起手把提供的還要再長近一倍,長約 1.5 公尺。
圖片來源:皮諾電玩
▲ 產品本體皆有套膜保護,並附有線材與說明書
圖片來源:皮諾電玩
▲ 內容物一覽
還有,從包裝上你可能看不出來,但《沛影手把》可是有「按鈕發光效果」的哦!配對連上設備後,AB 鍵便會亮橘光、XY 鍵則會亮白光。
雖然《沛影手把》不像聯名款那樣,有一些酷酷的造型、龍紋圖案之類的,不過這種簡約時尚風,不得不說看起來真的不賴 ~ 而且不太需要擔心掉色問題。—— 但是呢!因為木桃編拿到的是雲霧「白」款式,所以多少還是有容易弄髒的隱憂,如果不小心摔到或刮傷,那便會痛在手把身,疼在自己心啊。
圖片來源:皮諾電玩
▲ 連線後有發光特效,看起來超讚!
ABXY 按鍵具發光效果,使簡約設計不失時尚美感
▌手把好摸嗎?手感與觸感介紹
對於部分玩家來說,比起實用性來,反而會更加注重一款手把的觸摸手感,畢竟一打遊戲,隨隨便便就是幾小時起跳(至少我自己是這樣啦 XD),因此「舒適度」就成了挑選手把的一大重點。
依照以往的評測慣例,這次木桃編也會從握柄、類比搖桿、按鍵(含板機)三大區塊,與大家分享《沛影手把》的觸摸手感心得!
圖片來源:皮諾電玩
▲ 沛影手把的正/背面
從表面上就能明顯看出,《沛影手把》擁有立體的弧度與充足的寬度,手掌自然握緊,就會順著圓弧貼合在握柄上,不會有被邊邊角角給「頂到」的感覺。—— 且隨著遊戲時間拉長,這種貼合感的價值就越能體現,即便長時間使用,也幾乎不會感到任何不適。

圖片來源:皮諾電玩
▲ 握柄完美貼合手掌,舒適感 UPUP~
手把上蓋呈現出類似磨砂玻璃的觸感,但又再更加細膩一點,指尖觸摸時略帶的沙粒感是它的特色,在防滑性與舒適度之間擁有絕佳的平衡,同時也具備不易沾黏指紋與汙漬的特性;翻到背面,則能看到清楚的防滑顆粒設計,防止遊戲途中因手滑而不小心摔落手把。
不過《沛影手把》的顆粒稍大、摩擦力更明顯,所以對於習慣原廠手把(如:PS5 DualSense、Switch Pro)的玩家來說,可能會覺得背後握柄少了點滑順感,需要一點時間適應;可是,當玩到手掌開始發熱、冒汗時,你就會對其貼心設計深有體悟,因為它能有效避免久握時所會產生的「濕黏感」。

圖片來源:皮諾電玩
▲ 上蓋帶有細緻沙粒感,觸感舒適不刮手

圖片來源:皮諾電玩
▲ 背面防滑顆粒大,久握不易有濕黏感

圖片來源:皮諾電玩
▲ 沛影手把(左)/PS5 DualSense(右)比較圖
防滑顆粒粗上許多,習慣原廠手把恐得花時間適應
防滑顆粒粗上許多,習慣原廠手把恐得花時間適應
要問手把哪個部位最常被用到,那絕對非搖桿莫屬,畢竟多數遊戲都得要操作角色進行移動,也因為這點,對「手的負擔」越小的設計就顯得吃香 ── 這方面《沛影手把》就蠻符合木桃編的喜好,回彈力輕巧、操作靈活,特別適合較需頻繁手指運動的動作遊戲,或是常常要到處跑地圖的 RPG 遊戲!
只是這對講求極致操作精度的 FPS 玩家來說,可能就不見得是好事,比方說在射擊遊戲《Apex 英雄》當中,每把槍都有獨自的後座力軌跡,想要精準的打在同一點位,不是無腦的向下推到底壓槍就好,還得拿捏力道且有規律的微操左右移動幅度,也因此非常需要搖桿提供的阻力回饋來輔助作業。
木桃編這邊按數字 1~10(數字越大,力道越大)來替回彈力道做個評級,供大家參考:
- PS5 DualSense:7 分
- Switch Pro:5 分
- 沛影手把:3 分

圖片來源:皮諾電玩
▲ 搖桿微距照,蘑菇頭外緣有防滑顆粒

圖片來源:皮諾電玩
▲ 推起來比起多數手把輕上不少
【類比搖桿/蘑菇頭 - 觸感】
防滑設計方面,搖桿的特點其實和握柄有些類似,都是以顆粒較大、摩擦力強為主,能有效避免手滑慘案、不小心被自己的笨操作給醜哭;但,論材質柔軟度而言,木桃編感覺比起 PS5 DualSense,《沛影手把》的搖桿還要再稍微硬一些,再加上防滑紋路與顆粒大小的影響,整體舒適度就略遜一籌。
...... 可是不得不說,PS5 DualSense 雖然摸起來更舒服,但也容易沾黏手垢上去,兩者各有優缺。

圖片來源:皮諾電玩
▲ 沛影手把(左)/PS5 DualSense(右)比較圖
可以明顯感受到右方材質比較軟
可以明顯感受到右方材質比較軟

圖片來源:皮諾電玩
▲ 雖然 PS5 DualSense 搖桿好摸,但容易沾黏灰塵屑屑
《沛影手把》的 ABXY 按鍵觸感清脆、俐落不黏鍵,手感相當出色,再加上採用了高透光性的材質,當底部燈光亮起後,微微散發出的泛光便很顯質感;肩鍵(LB/RB)、背鍵、功能鍵(檢視/目錄/Fn/Home/Turbo)按下去也都有段落分明的「喀喀」聲,回饋感明顯,整體表現還不錯。
相較之下,十字鍵就比較可惜一點,不過其問題不是出在手感,而是在於判定精準度上。它的上下左右鍵分界沒有很清楚,如果按壓的位置太偏向中央,就很容易誤觸到相鄰方向,有著一定的操作失誤風險,雖說十字鍵本身並不算是會頻繁用到的按鍵,但還是得小小扣分一下。

圖片來源:皮諾電玩
▲ 發光狀態的 ABXY 按鍵

圖片來源:皮諾電玩
▲ 十字鍵採一體化設計,上下左右無獨立分離

圖片來源:皮諾電玩
▲ 可根據個人喜好替換十字鍵
【按鍵 - 可調扳機】
是不是在意背後左右兩側的小開關很久啦?《沛影手把》其中一項很厲害的優點,就在於它能夠隨時根據玩家需求切換「非線性」與「線性」板機(LT/RT)。
非線性與線性是指什麼意思呢?簡單來說,前者的手感就像是普通按鍵一樣清脆、有段落感,適合市面大多數遊戲,例如:放招式、閃避、衝刺之類的;後者的手感就比較柔和有漸層,一般常用於賽車競速遊戲,模擬一種踩油門加速的感覺,讓遊戲玩起來更有真實感。
本來,兩者勢必無法同時兼得,但現在有了《沛影手把》,玩家根本不必像小朋友一樣做選擇。—— 非線性與線性板機,我 ~~ 全都要!!!

圖片來源:皮諾電玩
▲ 左右兩側是切換板機模式的開關
圖片來源:皮諾電玩
▲ 非線性板機(左)/線性板機(右)
設計重視觸摸手感,長時間遊玩越顯價值
▌手把藏巧思?硬體設計與功能亮點
前面已經把按鍵、握柄等觸摸手感都介紹得差不多了,接下來就輪到《沛影手把》的其他硬體設計與小巧思登場啦 ~ 像是你可能會好奇它的重量到底重不重?背後那個神祕小開關又是幹嘛用的?以及可拆式上蓋的祕密!—— 沒錯,就是《沛影手把》它那能自由切換 ABXY 實鍵布局的獨家設計!
【手把重量】
《沛影手把》的重量體感適中,實測約 265 g,接近但比 PS5 DualSense 稍微輕一些。以木桃編(成年男性)來說,這樣的重量剛剛好,不會過輕而顯得空虛,可以說是有「實感」的手把;不過,如果是兒童或者是女性玩家,握久了可能會比較容易手酸一點。

圖片來源:皮諾電玩
▲ 沛影手把重量約 265 g,較適合成年男性

圖片來源:皮諾電玩
▲ 重量剛好,握起來也剛剛好!
能切換板機模式已經很厲害了,但《沛影手把》最厲害的地方,果然還是在於它可以任意切換 ABXY 實鍵布局的獨家設計。終於阿終於... 不必再為各廠的 ABXY 鍵位不同而困擾!沒錯,就是在說你們 —— Xbox 跟 Nintendo,按鍵布局完全相反搞得我好亂啊啊啊啊啊啊啊。
只要把十字鍵往外扳開(你沒看錯,十字鍵可隨意拆卸),然後從中央下方的小凹槽施力往上拔,就能將《沛影手把》的上蓋取下。接著,輕輕將右側的切換開關逆時針一推,登愣 ~~~ 手把就會神奇地從 Xbox 布局變成 Nintendo 布局!反之亦然。

圖片來源:皮諾電玩
▲ 用兩指從右上插入比較好扳開

圖片來源:皮諾電玩
▲ 開關向下是 Xbox 布局

圖片來源:皮諾電玩
▲ 開關向上是 Nintendo 布局
把視角拉到左下角,就會發現手把左側其實還暗藏了一個 USB 接收器(2.4 GHz 接收器),對常用無線滑鼠等裝置的玩家來說,應該都對這個小東西不陌生。雖說在家裡使用,一般都一直插著所以影響不大,但如果是外出攜帶的情況,就有機會把它給搞丟......。
好在 USB 接收器直接收納在機身內部、不用另外分裝,不僅提升了便利性,也徹底避免了這種小悲劇。

圖片來源:皮諾電玩
▲ USB 接收器收納在左下握柄的小插槽
看到這裡,敏銳的你可能會冒出個疑問 —— 難道《沛影手把》的上蓋,真的完全就只靠一個十字鍵卡住嗎?
NoNoNo... 其實不是這樣!當你把上蓋翻到背面,就會發現它採用的是磁吸式設計,六顆強力磁鐵平均分佈在左、中、右三個區塊,緊緊吸附於機身上。光用看的可能不明顯,實際拆卸時甚至還得稍微出點力才能拔起來,穩固程度遠比想像中更讓人安心。
但也跟各位實話實說,儘管《沛影手把》上蓋的磁力再強,它的牢固感還是絕對比不上傳統的螺絲固定,使用起來仍然會有細微的鬆動感。 —— 不過以整體表現來看,已經完全能給它一個「合格」的評價了。
圖片來源:皮諾電玩
▲ 沛影手把上蓋的正/背面,背後有六顆強力磁鐵
圖片來源:皮諾電玩
▲ 上蓋吸附力夠強,不會隨意脫落
【連線模式切換】
《沛影手把》的背面中心位置,設有一個可扳動的切換開關,專門用於快速切換遊戲平台,支援的連線模式共有四種:PC、手機、Nintendo Switch/Nintendo Switch 2,以及 2.4 GHz 無線接收;相較於莫比手把需要透過指令式操作才能完成切換,本次的設計可說是更直覺、更進化,便利度拉好拉滿。
不過,具體來說有多方便?切換速度又有多快?不好意思啦 ~ 因為本段落主要聚焦於實體手感與基本功能介紹,至於實測效果,還請移步到下方的實測環節再來一探究竟。

圖片來源:皮諾電玩
▲ 左至右分別為:PC、手機、NS、2.4 GHz 接收
ABXY 布局調整/連線模式一鍵切換/接收器一體收納,便利巧思一籮筐
磁吸式上蓋雖略有鬆動,但吸附力強,整體表現仍屬合格
▌實戰時間!手把功能實測反饋
【手把無線/有線連接(PC)】
首先先來測試 PC 端的連線表現如何 ~ 這邊有一點要注意,雖然《沛影手把》有 PC 連線模式,但這需要主機板本身支援藍牙功能。—— 很恰好的,木桃編身邊正好...... 沒有這種主機板,所以要透過 2.4 GHz 接收器來實現 PC 端無線連接。
把 2.4 GHz 接收器插上電腦任一 USB 孔,手把背後開關切到最右邊(Wi-Fi 圖示),長按 Home 鍵幾秒後,《沛影手把》燈號從閃爍變為恆亮就代表成功連接。

圖片來源:皮諾電玩
▲ 挑選隨意 USB 插槽插入即可

圖片來源:皮諾電玩
▲ 長按 Home 鍵進行偵測,燈光恆亮就是有連上
《沛影手把》主打無線遊戲體驗,但在接上線後同樣能當作有線手把使用,玩家無須特別調整自己的遊玩習慣。線材部分則採用相當普及的 Type-A to Type-C 規格,幾乎人人手邊都有;即使沒有,也可以直接使用隨手把附贈的充電線,只是需要留意長度是否足夠。
單買手把提供的線材為 0.8 公尺,是個就算主機置於電腦桌面上,插著玩也有點勉強的長度,但如若是購買含充電底座的組合,附贈的另一條 1.5 公尺線材就蠻嘟嘟好的。當然,這是指主機置於電腦桌面的情況下,要是放地面或離螢幕太遠,附贈的線材長度很可能不夠你用。

圖片來源:皮諾電玩
▲ 有線連接時,所需的 Type-C 孔位於手把正上方

圖片來源:皮諾電玩
▲ 附贈的 0.8 公尺真的不太夠用啊...
接下來講講心得,這邊以《空洞騎士》與《鳴潮》兩款遊戲來進行試玩,因為都有即時戰鬥成份,所以木桃編覺得拿來測試有線無線的連線品質正好。廢話不多說直接上結論 —— 無線與有線,個人體感幾乎沒有延遲,輸入反應速度佳,愛打硬核動作遊戲的玩家可以放心入手《沛影手把》。
於《空洞騎士》中,無論是蹬牆跳、閃招,還是很有風險的下劈跳(靠攻擊正下方的陷阱或敵對生物來實現跳躍,沒打到會受傷)都可以很靈活的實現;於《鳴潮》中,除基本移動、攻擊外,角色間互相切換打一套循環軸,連招與連招間的銜接也很流暢,毫無負面體驗。
圖片來源:皮諾電玩
▲ 《空洞騎士》示意gif,很重視按壓時機的下劈跳
圖片來源:皮諾電玩
▲ 《鳴潮》示意gif,可靈活切換角色戰鬥
順帶一提,其實木桃編平時習慣用原廠手把有線連接 PC 端打遊戲,加上其他硬體配備 —— 像是滑鼠、耳機、麥克風、視訊鏡頭等,也幾乎都是有線連接,所以這次也算是見識到無線的好處,完全不用擔心線會彼此糾纏,遊玩過程中也少了被拉扯的拘束感。
還有一點,木桃編本來之所以不愛用無線手把,是因為怕電量不足時要充電很麻煩,不過沒想到在試用《沛影手把》的一個禮拜期間,它的續航力強大到不曾見底!官方稱其「能夠連續遊玩 30 小時以上」,雖然木桃編沒有測到極限,但實際跑超過 10 小時絕對不成問題。

圖片來源:皮諾電玩
▲ 線太多會容易纏繞在一起qq
懶人福星的「連發/巨集功能」在《沛影手把》上自然也少不了!且必須大力稱讚的是,這次全部都能直接透過手把的內建操作完成,完全不需額外安裝 APP 或其他軟體即可實現。
單鍵連發可套用在 ABXY 鍵、肩鍵(LB/RB)以及板機(LT/RT)上,普遍用於素材採集等枯燥作業;巨集功能則能針對全按鍵(不含 Fn/Home/Turbo 鍵)錄製,最多可記錄 21 個按鍵組合,同時也支援無限連發,最常用在需輸入繁瑣指令的遊戲招式上。
針對巨集功能,這邊給大家幾個範例參考:
1、《魔物獵人荒野》開地圖快速傳送營地烙幹(省回歸球)
指令集:「目錄鍵」、「←鍵 or →鍵」、「A 鍵」、「A 鍵」
指令集:「目錄鍵」、「←鍵 or →鍵」、「A 鍵」、「A 鍵」
2、《絕地戰兵2》呼叫戰略配備 - 反步兵雷區
指令集:「LB 鍵按住」、「↓鍵」、「←鍵」、「↑鍵」、「→鍵」、「RT 鍵」
指令集:「LB 鍵按住」、「↓鍵」、「←鍵」、「↑鍵」、「→鍵」、「RT 鍵」
只是這個巨集功能也有個顯著的缺點,那就是「不能中途取消」,一旦按了就得把全部按鍵組合打完才會結束,所以囉 ~ 不太建議輸入太長的指令,比較適合單純一點的行為,比方說你還可以把它當普通的背鍵使用,像《空洞騎士》以背鍵代替目錄鍵,開啟護符選單之類的。
※ 註:本身遊戲內部設定無法偵測到《沛影手把》背鍵,只能透過巨集錄製功能達到類似的效果
【多平台連線測試(手機、NS2)】
木桃編也用手邊有的設備,一併幫大家測試了多平台連線的可行性,百分之百確定安卓手機(Android 13)與 NS2 是可以正常連線的(廠商表示不支援 PlayStation 5)。—— 兩者的按鍵反應速度與 PC 端相同,同樣感受不太到延遲感,動作遊戲也能享有流暢的體驗。
能夠支援最新世代主機 NS2,本身就是《沛影手把》領先同類產品的一大優勢。不過,受限於硬體條件,Joy-Con 2 獨有的滑鼠功能會無法使用。除此之外,已確認可正常支援的功能還包含體感操作、震動回饋、遠端喚醒,而 NFC 感應(amiibo 掃描)則不在支援範圍內。
※ 註:若 NS2 無法連線或遠端喚醒,極有可能是手把韌體版本過舊,請參照官方教學指示進行更新與操作。

圖片來源:皮諾電玩
▲ 可正常配對 NS2 遊玩

圖片來源:皮諾電玩
▲ 可正常配對安卓手機遊玩
在手感與基本功能的介紹段落,木桃編曾提到會讓大家看看《沛影手把》的「切換速度有多快?」這裡就直接上影片,簡單粗暴地演示給大家看。三者之中,唯獨 2.4GHz 無線接收可以自動配對,手機端與 NS2 則稍嫌麻煩,得要進入相關設定頁面手動進行配對。
不過即便把這些操作算進去,實測下來切換過程也用不到一分鐘。—— 假設今天你某款單機大作打到一半,臨時想起手遊的每日任務還沒解完,這時如果有了《沛影手把》就能超快、超方便的馬上切換。
※ 註:切換平台前,建議先關閉當前平台(不用完全關機)或正在遊玩的遊戲,否則有可能會意外又配對回去。
【專屬 APP 支援】
如果你對手把有更進階的需求,例如:改鍵、自訂連發速度與震動強度,甚至想進一步調整搖桿死區或靈敏度曲線,都能透過專屬 APP 《KeyLinker》輕鬆完成設定。萬一一時忘了手把內建的設定指令,《KeyLinker》同樣能成為你的好幫手,提供更直覺的操作介面。
《KeyLinker》也具備恢復出廠、按鍵測試等基礎功能,對一般玩家來說也相當實用。另外,雖介面包含「固件更新」功能,但仍建議玩家以官方提供的操作教學進行韌體更新。
下載連結:
【KeyLinker】Google Play 頁面(Android、安卓)
【KeyLinker】App Store 頁面(iPhone)


圖片來源:皮諾電玩
▲ 《KeyLinker》APP介面,包含各種自定義與常用功能

圖片來源:皮諾電玩
▲ 懷疑手把故障的話,也可用《KeyLinker》進行按鍵測試
內建連發/巨集功能,無須另載 APP
平台間切換速度快,無須一分鐘即可連線(含手動配對操作)
▌這支手把推薦買嗎?評測總結
【結語】
要是得用一個詞來形容「Bteam Specter 無線遊戲手把(沛影手把)」,那 —— 木桃編覺得會是「貪心」。這是因為《沛影手把》幾乎面面俱到,把玩家最在意的元素都納入考量:多平台相容性、觸摸手感、連發/巨集功能、輸入延遲表現等等,甚至連最惱人的 ABXY 鍵位布局差異,也透過實鍵切換設計來徹底解決。...... 雖然可能有點難聽,但真的就是把玩家當媽寶一樣細心照料 XD。
當然,它並非毫無缺點,像是十字鍵分界不明、巨集指令無法中斷等,都還有改善空間。可整體而言,《沛影手把》仍是一款相當亮眼的產品,而且售價僅 NT$1,599(不含充電底座),還比木桃編先前介紹過的莫比手把要更便宜。 —— 從綜合性能與價格來看,《沛影手把》非常值得入手!特別是對同時有在接觸手遊與多平台大作的深度玩家,相信你們一定更能體會到它的價值。

圖片來源:皮諾電玩
※ 給還在考慮入手《Bteam Specter 沛影手把》的玩家,如果你是...
● 有在接觸多平台(PC、手機、NS)遊戲的玩家
● 想找支援 Nintendo Switch 2 的副廠手把的玩家
● 被 ABXY 鍵布局不同困擾已久的玩家
● 容易有手汗的玩家
● 一開遊戲就是數小時起跳的玩家
● 重視握感、偏好輕巧搖桿的玩家
● 有刷素材、放連招需求的玩家
那麼這款手把會很適合你!
※ 購買連結:
【Bteam】Specter 沛影 無線遊戲手把
【優缺點分析表】
優點
|
缺點
|
|
|
首圖來源:皮諾電玩